2016年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201
一、专业简介
英语专业(翻译)为全日制本科专业——英语专业下设的翻译方向,按照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和计算机技能、厚实的翻译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翻译人才。英语专业(翻译)的课程设置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一、二年级为基础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以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为主;三、四年级为高级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翻译专业训练,另行开设语言与文化、旅游翻译等拓展性翻译选修课程。
二、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翻译)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工作语言,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熟练掌握计算机,了解语言服务行业、互联网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毕业生有望能够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工程、互联网等领域相关部门从事口笔译以及与翻译相关的高级译写、本地化或其他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工作。
三、规格要求
英语专业(翻译)的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汉语和外语两方面的语言技能训练,熟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英语口笔译基本技能,具备口笔译基本能力,而且能够运用翻译工具和计算机技术完成特定的翻译任务。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知识要求。拥有坚实的中文、英语语言和计算机编程语言基础,深入了解并掌握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系统掌握翻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从事翻译职业所需的基本工具、行业规范及相关百科知识;了解翻译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了解翻译专业的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国防安全知识。
(2)能力要求。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还要较为系统地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具备用第二外语进行听、说、读、写的初级能力,能够翻译初级或(和)中级水平的文本;具备计算机编程能力和翻译工具运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通用编程语言,设计与开发基础软件,能够胜任文档、网站、软件、游戏、多媒体课件的本地化工作、初级本地化项目的管理工作和本地化项目经理助理工作等;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中外跨文化交际能力。
(3)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具有良好从事实际工作的心理准备。
四、学制、课时、学分、学位
1.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弹性学制为3-6年
2.课时:2600课时
3.学分:本培养方案共设计180学分
4.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课程设置
本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五个部分构成,详附件课程结构体系一览表。
六、教学计划一览表
表1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计划一览表
表2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结构及课时分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