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2022年师资提升研修系列之十四:第五届新时代外语教学与研究研讨会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22-09-16浏览次数:555

作者:黄静  摄影:李艳  审核:丁立福 齐东武  上传:刘娜



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举办、新时代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五届新时代外语教学与研究研讨会”于2022年7月20-22日在线上成功举办。会议邀请6位知名高校教学名师就新时代高校外语教学发展、外语课程思政、文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AI赋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等专题展开研讨,全国各高校一千余名教师参加学习。淮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黄静、刘冰、李艳、侯越玥、王竹英共5名教师参加了本次线上研修。

会议在南京大学出版社金鑫荣社长的开幕辞中拉开序幕。苏州大学顾佩娅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陶伟副教授、四川大学王欣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金雯教授、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刘芹教授分别做了专题报告。

顾教授基于人本主义生态学理论分享团队多年研究成果,探究我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环境,现状和条件,号召高校教师“捡起信心,做出最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陶教授在分析大学英语五个课程改革新常态的基础上,分享了其团队研究中一位教师的个体能动实践和行动研究团队的群体共同探索两个案例,并从生物生态学视角对这两个案例进行了分析,为其他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启示。

王教授在第二天的讲座中围绕外语课程思政主题,分享了她的建设和实践心得。她认为,外语教育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让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世界。

金教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用生动的例子解释并论证文学解读。她强调文学解读中需调用理论和历史知识来发掘有用的文本细节。她对于文学论文的书写基本标准和技巧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并呼吁大家要准备好长期的努力。

杨教授从新时代中国现实语境出发,结合高校外语教学发展的学术定位,立足“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互鉴”立场审视外国文学,并就具体研究的理论视角、研究范式和学术写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文学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刘教授从多个文件对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提出的明确要求出发,将人工智能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紧密结合,以上海市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学术英语听说》为例探讨在理工类高校大学英语课堂开展线上教学、线上考试和虚拟仿真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讲座观点新颖、内容全面,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为推广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次研修为我院教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指导,启示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关注自身发展环境和周围教师成功发展案例、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课程思政,结合历史及实事,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发掘教材中有用信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优质学习资源,为自己凝练出有力的教科研素材。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更好的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学院将在秋季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会议精神,更有效的推动学院专业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