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地方文化翻译暨国际传播研究论坛系列报道: 分论坛四 “地方文化多视角研究”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24-04-23浏览次数:69

作者:王婉清 杜璇  摄影: 朱霖  审核:丁立福  上传:刘娜

2024年4月20日,由安徽省翻译协会主办,淮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深圳火星语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24年地方文化翻译暨国际传播研究论坛的第四分论坛“地方文化多视角研究”在淮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308举办。
第四分论坛由淮南师院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副主任杜璇副教授和淮北师范大学王彬教授联合主持,本场报告历时三个小时左右。
第四分论坛以“地方文化多视角研究”为主题,全面解释了地方文化的翻译问题,主题涵盖地方文化翻译的现状和发展,以及地方文化翻译新技术的各个方面。

来自宿州学院的宋皓老师在论坛中探讨美国作家赛珍珠对中国古典文学巨著《水浒传》的翻译实践及其背后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赛珍珠的翻译作品及其在西方世界的接受情况,本文揭示了她如何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和文学翻译理论,成功地将这部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介绍给西方读者。研究认为赛珍珠的翻译实践不仅体现了她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文化的深入理解,还展示了她在处理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时所采用的策略;来自淮北师范大学的卢安的主题是“从地方性知识到世界性知识:华佗五禽戏西行之路的四个关键问题”;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范小红做的主题为“融入课程思政的大学生英语书面能力提升教学实践与总结”的报告。

来自宿州学院的徐津津老师提到徽商是旧徽州府籍商人之总称,徽商以其贾而好儒、具备高文化素质在明清商界称雄三百年,创建了富有特点的辉煌的商业文化。随着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文化翻译作为国家形象输出的重要手段,承担起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重任。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徽商文化外宣译介的有效路径:全方位解读徽商文化、深入挖掘徽商文化内涵;建立徽商文化外宣译介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整合各类传播载体,大力发展数字化传播途径;协同合作,开展徽商文化交流活动。最后指出,要想更好地传播徽商文化,就要选取受众感兴趣的话题、用受众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徽商故事,建立专业的外宣译介团队、集中优势力量推进微商文化外宣工作。

来自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庞宝坤等做了“生态翻译视角下的淮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策略研究”的报告,安徽理工大学的程永力做的“文化翻译观下的徽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以《典藏徽州》为例”的精彩报告。来自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马佳佳做了“传播学视角下河南本体企业外宣材料英译研究”的报告。来自安徽理工大学的黄红兵做了“智慧技术下的淮南子文化外译路径研究”的报告。来自安徽农业大学的杨津洁以巫宁坤译本和张大春对《不要温和地走出那个良宵》为例,对2个不同的翻译版本做了对比分析。来自安徽理工大学的徐宇飞用变异理论阐释《神雕侠侣》武功招式的英译。

来自淮北师范大学的王彬老师对华佗的《五离戏》进行汇报。《五离戏》英译是中国健身气功文化外宣的应有之义。《五禽戏》英译中中医文化形象建构效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健身气功外宣的成败。为了建构出科学、实用、易接受的中医文化形象,译者应采取深化、浅化、删改等行之有效的文化过滤策略。注释、插图等深化策略为强化中医文化科学性和实用性提供有力的工具,顺应目的语读者认知期待视野的浅化策略对强化中医文化的易接受性极具现实价值,对不当中医文化元素采取删改策略对强化中医文化的科学性和易接受性大有裨益。《五离戏》英译中的文化过滤对中华典籍外译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极具启示意义。

杜璇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中的桐城文化精神内涵与外宣研究”的报告,深刻的探讨了桐城文化外宣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外宣的方式等,为地方文化翻译发展建言献策。
第四分论坛的顺利举行,努力推动地方文化翻译发展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我国翻译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提供了建设性意见。此次分享报告给与会听众呈现了令人难忘的学术盛宴,丰富了翻译研究的新的学术视野、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成果。该论坛的举办也反映出翻译学科扎实入微的建设思路和稳健的发展态势。最后,杜璇向参与此次汇报分享的专家学者们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和祝福!